很多鋼琴老師在給學生選擇演奏作品的時候,總是喜歡從節奏型的難易程度、變音記號的多少、調號的多少來判定。其實這樣的判定方向是不全面的。
01 學生的生理條件
在給學生選擇鋼琴作品時,首先要明確這個學生的手部條件是怎樣?如果學生的手指比較短小,大跨度音程的作品就要盡量避免,可以為學生選擇跑動型、旋律中音程關系較近的作品。如果學生的手指比較長,那么作品選擇的范圍就比較寬泛了。當然還要注意學生手指的粗細,一般較纖細的手指,對于力度型作品的控制能力相對較弱,當演奏作品的目的是為了比賽、演出,那么就要盡量給學生布置揚長避短的作品。
鋼琴老師要掌握學生的生理條件數據
1、左右手的有效跨度(1指與2指之間的跨度;1指與5指之間的跨度)
2、手指力度類型
3、手指跑動能力
4、哪只是主動手(是不是左撇子?主動手彈奏旋律部分更有利)
5、有效臂展(作品整體的音域范圍)
6、是否能夠有效使用踏板(身高原因夠不到踏板,盡量避免踏板較多的作品)
02 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有很大差別的。有的學生在學習節奏型較豐富的作品時更有優勢;有的學生在學習旋律性較強的作品時速度更快;有的學生對于某一種體裁的鋼琴作品情有獨鐘;有的學生更擅長演奏古典主義時期織體整齊的作品等等。
鋼琴老師需要掌握的學生學習能力
1、學生學習新作品時,喜歡怎樣的作品類型?(體裁、作曲家、旋律等)
2、學生學習一首新作品的時間有多久?
3、學生學習新作品的具體流程是什么樣的?
4、學生學習新作品的時候,最容易在哪些地方“卡”???(變音記號?調號?節奏型?等)
03 學生的音樂審美這是給學生選擇鋼琴作品時,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!我們很難對一個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投入耐心,同樣道理,學生也無法對自己不喜歡的作品付出更多的努力。當學生還沒有形成“學院派音樂審美標準”的時候,他們對于音樂作品往往停留在“普世化的旋律好聽”階段,類似于巴洛克時期的作品往往就審美無力了。特別是一些低齡段的學生,更喜歡旋律接近于兒歌的作品,喜歡接受節奏歡快、調性明快的作品,這往往與學生的社會閱歷、音樂作品的瀏覽量、生活環境的音樂熏陶等有著很多聯系。所以,鋼琴老師在給學生選擇作品的時候,不要一廂情愿,可以根據已知的學生音樂審美,給出至少2首以上的選擇。這樣一方面讓學生有了“選擇”的余地,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在心理上更接受經過自己選擇的作品,從而為以后為練習這首作品準備更多的耐心。
04 作品的難點
每一首鋼琴作品都有演奏難點,這些難點放在教學中就是教學重點。例如,有的作品演奏難點是節奏型較復雜,難么對于這方面能力較弱的學生而言,作品的難點就顯而易見。對于不同作品的演奏難點,需要老師了然于胸,然后根據學生的優勢、弱勢,按照自己的教學目的來進行匹配。這種音樂作品難點與學生之間的匹配工作要怎樣做呢?
鋼琴老師需要掌握以下信息
1、鋼琴作品的具體演奏難點(要詳細寫出來,作為自己以后教學的參考資料)
2、學生鋼琴演奏技術的優勢和弱勢分別是什么?哪些是先天的,哪些能夠通過后期教學得到改善?
3、你給學生制定的教學計劃中,這個作品的學習能夠讓學生達到哪方面的提高?
05 通過作品達到教學目標
任何學習都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,鋼琴教學也不例外。當鋼琴老師對自己的每一個學生,從技術能力、審美特點、學習速度等方面了如指掌,并設立了詳細的學生檔案。學生檔案的建立,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,設置個性化的教學目標,然后從教學目標為出發點,再設計具體的教學流程、步驟。具體的教學流程和步驟中又包含很多個小目標。例如,專門訓練學生的手指跑動能力;專門訓練學生的音樂表現力等,都要通過具體的作品演奏來達到教學目的。
鋼琴老師需要做到以下幾項
1、對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教學目的非常明確,并且落實到文字,讓家長也非常清楚你對孩子的近期和遠 期教學目標。
2、給學生布置的鋼琴作品,提前把作品的演奏難點寫出來,并且根據演奏難點設計的教學流程要落實 到文字。
3、把學生即將演奏的這首作品,可能會出現什么問題逐條列出來(根據你對學生技術能力的掌握 度),并詳細寫出針對這些問題的具體解決思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