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于初學者來說,學好最基本的觸鍵方法至關重要。初學階段接觸的奏法一般有三種:非連音奏法、連音奏法和跳音奏法。
1.非連音(斷奏)。
非連音的練習是連音彈奏以及各種演奏技法的基礎。只有保證了非連音的練習質量,才能為將來彈奏復雜的旋律打下基礎。非連音的音色特點在于:由于指尖具有快速反彈的力量,能發出敏銳、靈活、清脆、明亮的聲音。初學者為了體會彈奏時身體、肩、臂放松后自然下垂的重量,非連音奏法非常有效。其具體做法為:在彈奏第一個音前,先用手臂帶動手腕提起,然后松弛地落在要彈的琴鍵上,觸鍵時手掌關節及手指的一、二關節都要站穩,不能凹陷,手腕與手掌成水平位,受型呈半握狀。在彈奏時要求音與音之間抬手,把每個音都斷開彈奏。對于非連音的訓練首先從三指開始,因為三指是五個手指中最有力、最容易指揮而且又在手的中央重心較穩的手指,最容易體會到手掌的支撐感。在三指掌握了基本動作要領后,可加入二、四指,它們與三指的情況基本一致,易于掌握,然后再加入五指、一指的訓練。
2.連音(連奏)。
所謂連音奏法,即連續地彈奏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音時,不抬起手臂和手。它要求先用手臂的自然重量落下去彈奏第一個音,將該音保持在琴鍵底部,再打開掌關節抬起所要彈的第二個音的手指,向下快速觸鍵的一瞬間前一個音的手指離鍵。要避免過遲離鍵造成前后兩音同時發響、過早離鍵前后兩音斷開不連貫的現象。連音奏法的關鍵是重心轉移。要特別注意音與音的連接,后一音未彈下去之前,前一個手指不能離鍵,否則彈出來的音就不連貫。相反,后一個手指觸鍵后,前一個手指要及時離開,否則彈出來的音就混濁不清。力量的重心應從一個手指尖移到另一個指尖,手腕也要跟隨手指力量的重心平穩移動。連音的訓練應當從兩個音開始,第一個音彈下的同時抬起第二個手指,像走路一樣,重心轉移,然后彈奏第二個音,緊接著像彈奏非連音一樣將手再次提起。在連奏的訓練中,手指有準備地抬起來然后結合手臂的運用把聲音有力地送到指端,手指的獨立性會漸漸增強,聲音也會漸漸飽滿起來,手指輕松地抬起快速有爆發力地觸鍵,下鍵后的放松,能使聲音富有彈性和顆粒感。經常這樣訓練五個手指能增強其靈活性,減少手指間的相互依賴性,手掌關節會變得越來越靈活、有支撐力,因此,這種練習是非常必要的。
3.跳音(跳奏)。
跳音就是用手腕主動發力,抬起來迅速下鍵,手指觸鍵后立即反彈離鍵。跳音的音色特點在于:短促富有彈性。最初的跳音比非連音更為短促,彈奏起來要輕巧、放松、富有彈性。練習跳音時可同非連音奏法聯系起來,先用非連音奏法彈,然后將音符時值減短,像拍皮球一樣將音符彈成跳音。學習三種奏法后,可將三種不同的奏法結合在一起進行綜合練習。這時常常需要雙手同時用不同的奏法彈奏不同時值和不同音高的音,但有一定的難度。因此,要特別強調分手的練習,在分手練習準確熟練后再進行雙手彈奏,避免走彎路,避免練習中的重復錯誤。
學鋼琴中因缺乏基礎訓練而導致的問題分析及其解決辦法
鋼琴學習過程必須始終以基礎訓練為主,由淺到深、由易到難,打好扎實的基礎。對學生進行鋼琴知識的最基本的教育,就是鋼琴的啟蒙教育。所以,在學習初期要慢、要自然、更要有耐心。但初學者通常由于忽視了鋼琴基礎訓練的重要性,而導致一系列問題猶如沉疴痼疾,很難糾正。針對學生的特點,筆者認為,鋼琴基礎訓練應以放松、坐姿、手型訓練、節奏、連音及跳音訓練、讀譜和音樂表現力等方面為主來貫穿于鋼琴學習的全過程。